国产欧标充电桩的出口3.0时代,以SECC(桩端通信控制器)为核心技术突破,标志着中国充电桩产业从“合规”向“引领”跨越。以下是关键进展与行业影响:
一、技术标准突破:IEC 61851:2023认证
谢尔智充的SECC方案通过IEC 61851最新版国际安规测试,成为国内首家全面超越该标准的企业。其性能较标准要求提升25%,且通过TÜV南德实测验证,为国产充电桩出口树立了安规与稳定性的新标杆1。这一认证解决了欧洲市场对充电桩兼容性和安全性的核心要求,例如支持V2G(车网互动)功能、ISO 15118协议及PLC电力线载波通信。
二、出口解决方案的升级
- 全链条技术适配
国产方案已覆盖EVCC(车端通信控制器)与SECC的协同开发,支持从交流慢充到直流快充的全场景,包括比亚迪大巴肯尼亚项目等成功案例45。 - 智能充电与V2G功能
SECC协议板支持双向放电(最高50kW),可应用于家庭储能、户外取电等场景,符合欧盟V2G标准及OCPP 2.0认证
三、市场机遇与挑战
- 欧洲政策红利:德国计划2030年建成100万个公共充电桩,但当前安装速度仅为目标的1/8,急需高性价比方案78。
- 竞争格局:海外充电桩价格是国内数倍,中国厂商凭借技术定制化能力(如瑞凯诺SECC方案)快速抢占份额910。
- 技术壁垒:需持续优化PLC通信、IPv6支持等细节,例如15118-8/9无线协议尚未普及